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这一战略部署,为新时代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数字赋能文旅创意创新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甘肃敦煌鸣沙山·月牙泉5A级旅游景区,沙泉相伴,演绎着“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的传奇。
甘肃是自然奇观的博物馆、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丝绸之路的黄金段、民族风情的大观园、品质旅游的目的地,文旅资源十分丰富。习曾这样赞叹陇原大地:“甘肃地域辽阔,自然风光优美,黄土高原、广袤草原、茫茫戈壁、洁白冰川构成了一幅雄浑壮丽的画卷,宛若一柄玉如意。”甘肃拥有除海洋和岛礁外所有地形地貌,河西走廊雄浑辽阔,黄河沿线壮丽多姿,陇东粮仓土厚天高龙8官网,陇南大地山水灵秀,甘南草原碧绿无垠。有世界文化遗产地7处,5A级旅游景区8个,4A级旅游景区150个,始祖文化、丝路文化、黄河文化、彩陶文化、农耕文化、长城文化、红色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56个民族和睦相处,民俗文化丰富,民族特色浓郁,曾被《孤独星球》杂志评为2017年度亚洲最佳旅行目的地榜首,被《》评为“2018全球必去的52个目的地”榜单中国唯一入选省份。
近年来,甘肃文旅行业紧盯智慧文旅服务、智慧文旅管理、智慧文旅营销,加快推进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应用与实践,全省文化旅业数字化、智慧化、标准化水平显著提升。特别是在全国较早建成省级“一机游”平台,实现AI智能问答、AI线路规划、AI讲解、AI打卡、VR全景、分时预约、门票预订、特产购买、便民出行、智慧停车、数字阅读、数字展览、投诉办理等服务,设置文物云展览、电子阅读等空间。目前,平台已上线个、攻略游记2430篇,上线家。打造甘肃文旅大数据平台,接入电信、移动、联通的通信信令数据,以及交通卡点、景区预约等13类数据,为统计工作提供有效支撑,并建成客流分析、客源地分析、游客喜好分析等数据分析模型60个,为全省文旅产业发展数据监测、假日调度、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同时,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旅游信息融合处理与数据权属保护实验室落地兰州大学,搭建高标准、高起点的文旅大数据研究与综合应用平台。制定《节假日城市旅游客流智能疏导指南》国家标准,已通过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答辩;发布《甘肃省智慧景区建设规范》《甘肃省智慧酒店建设规范》等3项地方标准,正在加快制定《旅游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要求》行业标准和《节假日旅游城市客流调控和智能服务平台建设规范》等5项地方标准,目前已获得立项。
数字化激发了文旅行业全方位、多角度、全链条的创新动力,正在从生产要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等层面深刻影响着文化旅游的消费方式、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管理方式,为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甘肃文旅行业将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带来的新机遇,深入推进文旅大数据和“一机游”平台建设,不断丰富数字文旅业态,打造一批数字化沉浸式体验项目,全面提升数字文旅服务、管理、营销水平。
甘肃省文旅厅打造的“微游甘肃”新媒体矩阵,共20个账号,目前累计粉丝量达394万人次。
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信息传播的原有渠道、方式、内容、效率,重塑了信息传播的基本格局,去中心化、多元化、互动化成为信息传播的新特征。甘肃文旅行业主动适应信息传播形势变化,将视频与直播相结合、推送与引流相结合、硬广与软文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探索形成“政府引导、平台支持、网红带动、网民参与”的文旅品牌宣传推广机制,文旅新媒体矩阵助推“交响丝路如意甘肃”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兴趣、不同上网习惯的网民和潜在游客,坚持多平台发力、多层次动员、多角度推广,打造六大文旅宣传推广融媒矩阵:一是由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快手号、小红书号、新浪微博、今日头条号、百家号等20个账号组成的“微游甘肃”自媒体矩阵,目前累计粉丝量达394万人次。2024年相关账号先后13次入围全国文旅政务宣传类榜单前十,其中“如意甘肃”抖音号、快手号和视频号已发布视频超过8000条,播放量超10.5亿次;“微游甘肃”微信公众号和今日头条号发布稿件4730篇,阅读量超400万次;“如意甘肃”和“智慧甘肃”快手号均被快手平台评为“2024年度影响力政务账号”。二是与新华网、央广网以及腾讯、百度、携程、马蜂窝、爱奇艺等26个头部网络平台合作,形成甘肃文旅网络平台合作矩阵。三是动员省市县文旅系统注册新媒体账号867个,形成全省文旅系统新媒体矩阵。四是培育省内外2000余名网络达人组成的甘肃文旅网络达人矩阵。五是建立敦煌文化国际传播媒体矩阵,敦煌研究院海外社交媒体账号覆盖120个国家(地区),数字敦煌国际共享覆盖78个国家、2300万名访客。六是注册开通“Discover Gansu”(发现甘肃之美)5个海外社交媒体账号(7个语种),粉丝量超203万。依托六大融媒矩阵,甘肃文旅品牌宣传推广从主题策划到内容挖掘、从剪辑制作到广泛传播,形成了完善机制,实现了高效运转龙8官网,创造了巨大声量,2024年网络传播量超800亿次。
甘肃省文旅厅打造的“一部手机游甘肃”综合服务平台界面(可从“微游甘肃”微信公众号进入)。
传播力决定影响力,影响力决定竞争力。在全球文旅消费市场已然高度成熟、文旅产品极为丰富的当前,特别是竞争白热化的国内文旅市场,“酒香也怕巷子深”。甘肃文旅行业将把宣传推广特别是融媒体建设作为带动全省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服务为本、内容为王”,用足用好短视频、直播、H5等融媒体传播方式,以更加强大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展示甘肃好形象、传播甘肃好声音、讲述甘肃好故事。
2024年,甘肃省文旅厅举办“诗意甘肃——丝路长风三千里”系列诗会15场,每场诗会都是精彩绝伦的诗意盛宴。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习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作出的重要指示。2024年,甘肃省文旅厅以诗为媒、以文化人,精心策划举办“诗意甘肃·丝路长风三千里”文旅诗会系列活动15场,现场观演超12万人次,在线亿人次。每场诗会都将诗歌、舞蹈、音乐等多元艺术形式汇聚一台,将现场和线上观众带入古韵雅风的世界,献上一场又一场精彩绝伦的诗意盛宴。每场诗会期间,组织100余名网络达人和媒体记者深入当地旅游景区、文博场馆、文创市集,创作优质文旅宣传短视频、图文稿件并开展直播,宣传推广当地文旅资源和产品。累计组织网络达人和媒体记者1500名,宣传推广目的地213个,创作短视频1.2万条、图文稿件1560余篇,活动预告、现场直播、切片视频、图文报道相结合,总传播量超30亿次。
在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的旅游旺季,每当夜幕降临,万人星空演唱会准时开启,吸引大量游客前来体验。游客聚集在沙坡上,打开手机闪光灯,跟随音乐尽情歌唱,数百架无人机每晚变换队形表演,月牙泉、骆驼、莫高窟、九色鹿等众多敦煌文化元素精彩登场,与月牙泉夜景交相辉映。这场震撼人心的视觉盛宴,2024年共举办了182场,与之相关的“鸣沙山月牙泉独特升旗仪式”“来一场沙漠之旅”“被敦煌万人星空烟花秀拿捏了”等多个话题登上网络热搜。
2024年11月,甘肃文旅网红创意大会在天水举办,350名网红达人和媒体记者参加,同步举办了“百人百场”带货直播。
2024年,甘肃还策划举办甘肃麻辣烫及特色美食大PK、甘肃文创非遗市集展销、甘肃文旅演艺惠民演出季、碳水之都最兰州——吃货畅游季、蜂游丝路·自驾甘肃、王者荣耀全国大赛北大区赛、甘肃文创产品设计大赛、甘肃文旅网红创意大会、甘肃研学旅行大会等系列主题活动,一个创意接着一个创意,实现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热点”。每场创意活动都组织新媒体矩阵集中宣传推广,推动甘肃文旅不断火爆出圈。得益于持续不断的创意推广,“甘肃——‘交响丝路如意甘肃’省域文旅整合营销与创新实践”案例荣获2023-2024“长城奖–文旅好品牌”案例征集大赛年度金级案例称号。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前提是深入了解不同年龄、性别、地域、文化层次人群的文化需求和消费习惯,关键是加强内容创新、形式创新、路径创新、技术创新。甘肃文旅行业将坚持创意引领,精心策划并全力支持举办各类创新创意活动,挖掘文化内涵,提升文旅体验,塑造特色品牌,激发市场活力,为全省文旅市场持续“热辣滚烫”提供重要动能。
图为位于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G75兰海高速太石服务区的洮河如意湾,是集亲子乐园、美食街、如意营地、牡丹园、水上运动等多种业态融合的旅游目的地。
习强调:“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甘肃牢记嘱托,不断提高站位、拓宽视野,既推动“文+旅”的深度融合,又促进“文旅+”的多方融合,以理念融合、产业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交流融合的实际行动,合力建设文旅强省。
从“一部手机游甘肃”到甘肃文旅大数据平台,从六大文旅宣传推广融媒矩阵到持续不断的文旅创意活动,从天水麻辣烫爆火到甘肃文旅网红创意大会成功举办,无不体现着互联网和信息化为文旅行业发展带来的红利,也展示出文旅与网信深度融合产生的巨大效应。与工业融合方面,甘肃已认定国家级工业遗产4家、省级工业遗产19家,刘家峡水电站、金川国家矿山公园、天水工业博物馆等多处工业遗产成为热门打卡点。与农业融合方面,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田园观光、农事采摘、民俗体验、亲子休闲等成为游客休闲度假的首选,天水花牛苹果等多地采摘项目成为热门旅游线路,通渭县常家河山楂小镇等多个田园综合体打造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与教育融合方面,大力开发研学旅行产品和线个基地被列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12个单位被评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敦煌成功入选首批“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与科技融合方面,打造“火星1号基地”、“寻境敦煌——数字敦煌沉浸展”、“风起大汉”、《乐动敦煌》等多个沉浸式体验项目。与交通融合方面,“洮河如意湾”太石交旅融合服务区、“敦煌‘飞天’通用航空项目”“环西部火车游”3个案例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示范案例。
文化是全社会通过不断创造、传承、积累和融合而逐渐形成的,与各行各业密不可分。当前,与旅游紧密相关的业态多达10余种。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既是必经之路,也是必然趋势。甘肃文旅行业将高举习文化思想旗帜,聚焦群众需求,加快推进文旅与网信、工业、农业、科技、教育、体育、康养、交通等多个行业的深度融合,不断丰富文旅产品供给,努力把甘肃建成探奇览胜、纵情山水的文旅高地,寻根问脉、熏陶情操的文旅圣地,身心放松、流连忘返的文旅福地。龙8官网龙8官网龙8官网